
关于的春联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的春联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的春联作文1每逢过年,人们总是要大扫除、包饺子、切春联、贴福字,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大年夜到了,我们全家也都忙活起来了。我的任务是与妈妈一起贴好春联——“旭日临门添百福,春风得意纳千祥”。我们俩还特意准备上了一把米尺、一卷双面胶、与一把剪刀呢!
去年贴在大门上的对联被揭下后,留下了两个淡淡的轮廓。站在门外,我拿起一张对联就递给了妈妈,指着门的左边说:“妈妈,这幅‘旭日临门添百福’就贴左边吧!”妈妈愣了一下:“不对,‘旭日临门添百福’是上联,上联不是应该在右边么?”“你怎么就知道‘旭日临门添百福’是上联,‘春风得意纳千祥’是下联呢?”我不以为然。“傻瓜,你看,一个是‘千祥’,一个是‘百福’,自然是‘千祥’的程度更深,程度深的就是下联了。”说罢,妈妈把这张对联按在右边那扇门上对着那轮廓比划着,而我在她后面帮着看那张对联有没有摆歪:“再左边一点;太过了,太过了;好,正好!”在我的纠正下,妈妈大约一分钟后将这张对联摆正了位置。妈妈按住了对联,我帮着妈妈剪下几段双面胶贴上,总算是搞定了一张对联了。为了让贴好的春联看上去更美观、更对称,我先把门关上,再把那把米尺架在了双开门上,与第一副对联对准了后,在左边的那扇门上的与第一副对联上面在一条直线上的地方把春联另一半——“春风得意纳千祥”贴了上去。这样,贴这幅对联的任务也终于算是大告成功啦!
阳光下,我与妈妈后退几步,欣赏着这一副对联,工整,而又美观,我的内心中一股喜悦与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愿这新的一年正能如这幅对联一般一帆风顺,圆圆满满吧。
关于的春联作文2“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我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常州人一般在除夕过“大年夜”,是一年中最闹忙的一天。家里有外出者,再远都会赶回来与家人团圆。在常州,从早晨开始主妇就忙碌开了,剁馅心、包馄饨以供中午食用;男主人一般会装饰厅堂、悬挂中堂字画,制造新年气氛。午饭后,家里所有人开始准备年夜饭菜,炒瓜子和长生果,在果盘糖缸里摆上糕点、糖果、柿子、橘子等,以示“甜甜蜜蜜、事事如意。”
而我们泗阳人过新年可是别出心裁啊!大年三十随处走走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有点文化的老人还会对各家的对联进行评价。晚饭就很简单了,中午的剩菜随便吃一下。主妇们开始和面准备包饺子的馅,一家人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包饺子。有传统的人家还会简单的开个家庭会议,对这一年进行总结,对下一年进行打算。
不时会有邻居过来找人打牌聊天,这个时候,父母不会再催孩子们早点睡觉了。通常父母会在孩子们睡着了之后放几片糕在他们的床头,初一的早晨一起来就吃到,寓意“步步登高”。
常州人和泗阳人过新年可都要熬夜的,常州人和泗阳人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新年快乐和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将发生变化,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我希望这一年好运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在这一年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关于的春联作文3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是对联,否则就算不上对联。
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中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中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的,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的。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的,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的。
关于的春联作文4大家听到这个标题,相信都会觉得十分的奇怪吧!但是,我确实就在前几天经历了一次sell春联的经历,令我感触颇深。
春节期间,我们有了一项新的活动,那就是sell春联。过年之前,带我们上街sell春联。初听此讯,我有点怕:如果写不好怎么办?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大街上人来人往,万一碰上内行,对着我的字说一通毛病,岂不是尴尬?
终于到了年末,我们师徒五人拎着笔墨纸砚来到了聚新小区门口。这天恰遇集市,所以来围观的人特多,少说始终也有三十来个人,把我们挤得气都喘不过。好不容易才提起笔来写字。先开始是写,三十四条春联必须全会写。我们共去了五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十岁孩子——张芃。他身个儿特小,一米左右,却练了三年书法,最拿手的是隶书了,围观的人也是最多,都超过了师兄了。我们边写,边听着别人的赞叹:这一点点小孩写到这样不容易呀!他们写得比我都要好,我们比不上他们喽……我们听了,才觉得这五、六年的辛苦没白费。有的人还帮我们打衬工,每当我们写一个字,他就帮我把纸向前拉一点,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抽去,面对着太阳,把字晒干。
同去的大人们也没闲着,在一旁为我们sell春联。我们的生意可好了!人们争先恐后,我们写一幅卖一幅,有的人为了快点抢到好春联,就直接到我们这儿预约。身后,很多人在buy春联,也时常听到谈价声:“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发财就来买,5元!”“5元?这太贵,3元!”“好,好,就3元!”多么简短的对话,就完成了一次买卖。
太阳渐渐西沉,但“抢”春联的人还源源不断。最后我们决定收摊!
到了家,开始点钱了:“2元、5元、8元、15元……120元!平均每人卖了20多呀!”我们开心地叫出声 ……此处隐藏3492个字……新衣服”——春联。春联在我的眼中是高雅、博才的象征,着浓厚的含义。说到贴春联,我更是喜欢,因为我喜欢两只手被春联染得红红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与爸爸、弟弟一起贴春联,我不仅见识了一幅幅有着深刻含义的春联,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春联的知识。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准备贴春联。“好多的春联啊!”爸爸让我先帮他们分类。我在那分类,爸爸一本正经的说:“来我给你们讲讲关于春联的知识吧!”他接着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与“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在唐诗中有许多对联,但对联成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春联的种类可多啦,有街门对、屋门对、大春条、短春联。每一副春联都有横批与一个“福”字,还有斗方与隐蔽单贴、门心与抱柱。”爸爸得意扬扬地说完这些,机灵一动,又说,“就有你帮对联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
春联找家开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贴在灶王爷旁的。“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一定是书房联“烹调应从俭,包涵莫铺张”这是哪的呢?哦,是厨房的。“招财进宝”应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没过多久,我帮全部的春联都找到家了。
今天贴春联,真把快乐与知识都“一网打尽”呀!
关于的春联作文12春节前一天,我偶然发现了被我遗弃在墙角的砚台。“对了,我家还没贴春联呢?”我一拍脑门,猛然想起。春联可是过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呀!我郑重决定,今年的春联由我这位“书法大家”亲手挥毫了。
说干就干,我从商店买来一张红纸,裁成大小合适的条状。接着,我又把砚台从“冷宫”中请出来,快速地研起墨来。啊呀,真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由于我研得太快,墨汁从砚台中跳了出来,溅得满桌都是。没办法,只能擦干净桌面再写了。
擦完桌面,刚一下笔,新的麻烦又来了:由于刚才的墨汁只研了很少的几下,现在写出来的字淡淡的,而且还很容易渗开。于是,我又研起墨来。“5、6、7、8。”我摇头晃脑地数着研的圈数。有时还停下,用笔沾点墨,在报纸上试一试浓淡。直到我数到32圈的时候,墨汁的浓度终于“达标”了。
我再一次拿起笔写了起来,“嘿,收锋!”第一个字,“东”终于新鲜出炉了。我横看竖看,得意得不得了。
“万里长征才跨出了第一步,可不能松懈呀!”我暗暗地提醒自己。于是我又认认真真地写起第二个字来。
就在我的大作快要完工时,“不幸”又发生了。我那调皮的弟弟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撞了我一下。我手一歪,毛笔偏离了预定的轨道,在纸上画了长长的一笔。完了,我的心血全白费了。我狠很地瞪了弟弟一眼。他吐了吐舌头跑开了。
哎,真是好事多磨呀。没事,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嘛!我袖子一卷,又开始了新的“长征”。
“哈哈,完工!”我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那调皮地弟弟闻讯都围了过来。
“‘东风吹柳绿,春雨润红花。’好!鼓掌!”爷爷带头鼓起掌来。奶奶抿着嘴直乐呵。爸爸、妈妈忙着把我的大作贴起来。还有小调皮,蹦跳着搬来一条凳子,说是给贴春联的爸爸、妈妈垫脚。
嘿!瞧我们这家子。
关于的春联作文13今儿是鼠年的最后几天了,为了迎接牛年,我和祖爷爷准备贴春联。
下午,祖爷爷拿出小木凳和春联,对我说:“你来贴春联,我帮你。”我激动万分!贴春联,那么简单的事,先撕了然后再贴嘛!祖爷爷笑了笑,跟我一起出来了。
出了门,我撕完了旧春联,刚要贴新的,祖爷爷忙说:“等一下,你还没擦墙。”“擦墙?”我不解的问,祖爷爷拿起干抹布,认认真真地擦了一遍墙:“擦墙是为了让新春联扒在墙上更牢固,还有,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在东方,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在西方,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我们照东方来 ’执行‘,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1、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2、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3、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4、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盛世呈祥映四海‘和’金牛焕彩耀五洲‘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我想了想,说:“’盛世呈祥映四海‘应该是上联,’金牛焕彩耀五洲‘应该是下联,因为,四海对五洲。”祖爷爷想了想,也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合作贴好了一对春联。只差横批和福字贴了,我拿起横批,很自然的问:“这有什么讲究吗?”“有,当然有,这个是最难的。”祖爷爷站上板凳,拿上横批,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下门框,找了一个靠中间的门框,把横批放上去,问我靠没靠中间,我回答道:“再偏左一点。”古人说:“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 祖爷爷成功的把横批放在了正中间。
这回贴春联,我懂了两个道理,一是懂得了许多春联和福字的贴法,别看小小的贴春联却包含着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二是看似简单的事却很难做,所以不要把事情看简单哟!
关于的春联作文14过年了!小区里挂着大红灯笼,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贴着对联。到处张灯结彩,每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
“咦?我家怎么没换新对联呀?”我走到家门口一瞧,“爸爸,我们贴对联去吧!”“好。”于是,我从房间里拿来双面胶准备粘到新买的对联上。“等等。”从厨房传来爸爸的声音。说着,只见爸爸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稀米汤,拿出我画画用的排笔在对联的反面涂了起来。“你干嘛呢?”我大声的对爸爸嚷道。
“用米汤贴”爸爸胸有成竹地说,“你爸爸小时候还没有双面胶这个东西,贴对联用的都是稀米汤,这稀米汤可比你那个双面胶管用多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这时,爸爸已经把上联涂好了。趁着爸爸去贴上联的时候,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涂起了下联:先把下联的边沿涂上一层,接着隔一段距离后横着抹上一笔。“好了,大功告成!”我欢呼道。然后我爬上放在门口的椅子,把旧对联撕下,接着把新对联上端紧贴着门边,按从上往下的顺序一点一点把对联压平,贴稳。“横幅我来贴。”贴完了下联我还想贴横幅。“哦。”爸爸答应道。
于是我按照前面的步骤很快就把横幅贴好了。正当我准备用排笔刷粘上米汤去涂要粘在铁门上的“福”字时。爸爸却拿来双面胶大步流星地走上前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双面胶贴在福“福”字的反面。“干嘛不用米汤呢!”我说。“米汤粘在铁上能牢固吗?”爸爸反问道。“好吧。”我们边说边把福贴在了门上。
“啊!”我退后几步瞧了瞧。看,真气派!上联:平安接来全家福;下联:和睦迎来富贵财;横批:吉星高照。这对联像两条刻着金字的长龙笔直地站在门两旁,让我们家的节日气息更浓重了!